电话:400-6368-3518
地址:山东潍坊
人民网济南1月24日电(记者宋翠)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发展大潮中,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要积极把握数字化发展新趋势,进一步带领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的投入,推动数智工厂的建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发展。
山东华特磁电作为国内顶级规模的磁技术装备生产制造企业,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机械智能化。2023年,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全球最大LHGC-6000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和HTDZ-2500智能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两项产品分别打破世界纪录,并荣获“世界之最”的认证,为推动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公司的研发实力,也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示范。
近几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给予了格外的重视,2024年省级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资金达14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也达到了5万家。根据报告,山东省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实现了15.4%的显著增长,科学技术创新所取得的积极进展是不可小觑的。2025年,山东省政府再次强调,要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将科技供给的精准度和研发强度推向新高度。
对此,王兆连强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认为政策的引导能够充分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他表示,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内生动力应成为当前的服务核心。同时,为了推动更高效的创新环境,王兆连提到需要逐步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培育机制,专注于对重点企业的“一企一策”支持,以便在科技引导、信用融资、上市培育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成长链条。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王兆连认为,进行技术创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提到,山东省需要加大“双培养”力度,将外部引才与本地培养有效结合,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等手段,实现人才的高效匹配,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加速成果转化与核心技术的研发。
在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方面,王兆连建议加快各类科研平台(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的建设,从而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助力企业提高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王兆连还特别提到数字赋能工程的重要性。他强调,要把握数字化、信息化的新趋势,带领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全面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从而推动智能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王兆连表示,山东未来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基础研究的深入,更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立足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也尤为重要,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山东省科学技术创新的未来蓝图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科学技术创新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将惠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数智工厂将成为新发展的引领者。
电话:400-6368-3518
地址:山东潍坊